上一页|1|
/1页

主题:土地市场热闹 楼市水涨船高

发表于2013-08-17

2012年,土地市场从年初的萧条冷清,到年中时龙头房企的先知先觉,再到年末出现的整体“翘尾”行情,可谓经历了由冷到热的“冰火两重天”。2013年,多地土地市场延续去年的火爆场面,北京、上海等地总价、单价地王不断,江西南昌拍出单价新高地块,成都、昆明等多地政府伺机巨量推地,武汉8月11宗地块溢价138%成交。

一线房企拿地竞争趋于激烈。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2012年10大标杆房企在下半年逐渐加快土地储备节奏,拿地宗数由上半年的148宗上升至248宗,拿地面积、金额亦呈现明显增长。2012年下半年这10大标杆企业累计拿地金额共1753亿元,较上半年翻两番,拿地面积为5409万平方米,比上半年增长近50%。这一势头在2013年得以延续,龙头房企拿地的步伐并未停滞。据统计,上半年,仅万科、保利、中海、绿地、恒大等五大房企,拿地金额就已接近800亿元。

竞争激烈,地王涌现。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在严厉的调控政策下,重点城市的住宅成交量以及价格涨幅均有小幅下滑,但土地市场仍然热度不减。值得注意的是,在成交量上涨的同时,成交价上涨幅度更是惊人。中原地产市场总监张大伟表示,今年以来商品房销售较好,企业手中有大量资金,与此同时,经过近1年多的快速消化,房企土地储备量快速下降,虽然近期政府推地量增加,但对于较好的地块来说,仍然是僧多粥少,因此,企业积极补仓。

土地都涨价了,房价还会便宜吗?事实上,2013年以来,一线城市房价延续了2012年年末的翘尾行情,虽然调控细则纷纷落地,但房企资金充裕,拿地情绪高涨导致市场预期不断抬升。以今年3月份房地产市场态势分析,二手房税费成本增加的调控预期,加快了大量购房者的入市脚步。

世联首席分析师吴志辉认为,珠三角较早进行了城市经济转型,目前的产品供给主要以内需为主;而长三角城市的产业结构仍以出口为主,如外需受到影响较大,很容易产生民营资本危机,继而影响到房地产市场的销售。在2013年第四季度将出现拿地高峰,长三角将成品牌房企拿地的主要区域。

业内专家预计,四季度楼市将呈现“温热”态势。目前的购房者主要为刚需,受限购、限贷等政策影响投资客并无大规模入市,因此四季度可能房价并不会大涨。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