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

主题:面对城市化运动,你选择赢还是输?

发表于2007-06-24
引题:
城市板块的价值走势可以归纳为四种类型:一、建筑不断增加,空间品质随之增加;二、建筑不断增加,但空间品质反而下降;三是建筑在减少,空间品质也降低;四是建筑在减少,但空间品质反而上升。

当今的中国城市化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城市化的浪潮,不仅仅改变一个城市的空间结构,更在深层次影响居民的生活品质。相对于宏大而激烈的城市化进程,个人的居住空间是一种微观而相对静态的,它被动的跟随在城市化的脚步之后,从城市化的余荫中获得利益或成为城市化的牺牲品!
今天,城市规划越来越受到普通购房者的重视,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力量,在被权威化、法律化之后,已经成为影响我们生活的最大因素。城市规划在对城市格局和面貌施加无与伦比的强大影响力的同时,也决定了我们生活的质量,决定了财富的流向!当个人绵薄之力无法改变城市时,我们只有追随趋势,趋利避害,争取成为城市化——这个当前中国最宏伟、最持久运动的赢家而非输家!
从这个角度来说,购房,其实就是在选择未来,就是在决定你是赢家还是输家的问题!
以城市规划的眼光来选购住房,是购房者必须具备的慧眼,这并不是要求每个人都要成为城市规划的专家,也不一定要对城市规划的各个细节了解透彻,毕竟我们受到专业、学识以及时间的限制。但有一条,只要对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功能配置有初步的了解,就足以做出合理的判断,并发现优秀地产价值之所在!
方法其实并不复杂,在城市中,一般总会划分很多板块,比如,有些是老城区板块,有些是居住区板块,有些是行政区板块,有些是休闲区板块,不管是什么板块,按其发展趋势,我们可以归纳为四种类型:一种是建筑在增加,空间品质也随之增加;二是建筑在增加,但空间品质反而下降;三是建筑在减少,空间品质同步降低;四是建筑在减少,但空间品质反而上升。
依据这四种类型,我们就可以很好的把握楼市板块的价值趋势。比如海口,目前有些地方在高密度建设,使该地区原有的自然和人文风貌发生改变,从表面看,高楼增加了,人口增多了,生活氛围浓郁了,但由于大量非优质建筑(烂尾楼续建和独栋高层)占据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导致整个区域的空间品质是下降的,形成“建筑增加,空间品质下降”的趋势。海甸岛就是典型的例子!金融贸易区的也呈类似的趋势。
与海甸岛相反,海口湾和西海岸则走的是第一类型的路子。我们知道,海口湾和西海岸作为城市的景观休闲板块,建筑的控制比较严格,这里新增加的建筑,除了一些住宅建(主要是低密度住宅),新增加的建筑主要是一些酒店、广场、商业中心、运动场馆等低层公共设施,这样新增加的建筑,不仅不会破坏原有的天际轮廓线,而是弥补了原来的缺憾,并在功能上完善配套。因此,这一区域“建筑在增加,空间品质也增加”!
那么,第三类型“建筑减少,空间品质也降低”是哪些地区呢?主要是指一些无法改造的老城区中心,比如海口的海秀东路一带,由于规划的先天不足,这里人口密度大,建筑密集林立,道路狭小弯曲,同时又担负交通主轴的功能,牵一发动全身,已经很难实施大的改造和扩建。因此这一区域,新的建筑很少,原有的老建筑(其实也不过二十年)在时间的流逝和潮流的冲击下,日益显得落伍,沦为新的城市边缘或贫民区。此是典型的“建筑减少,空间品质也降低”的例子!
与上述情况相反,一些有改造价值和空间的区域,通过改造实现重生,走出新的“建筑减少,空间品质上升”的路子,比如,海口的玉沙村,虽然现在屋宇密集,人口庞杂,但改造后升值的空间和潜力很大,在比如海口湾的西侧秀英港以及新港一带,这里现在是大量的港口配套建筑和老旧建筑,但依照规划,未来这些设施和建筑将大规模搬迁和拆除,改建成开放式的游艇码头或城市公园,建筑减少了,空间开阔了,品质因此提升,这是第四种板块类型!
以上四种类型是本人的关于购房选择的判断依据,一家之言,供读者参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欢迎交流!
发表于2007-06-25


太深刻了,难以理解。年纪大了.
发表于2007-06-26
发表于2007-06-27
发表于2007-07-04
发表于2007-07-05
发表于2007-07-10
发表于2007-07-12
发表于2007-07-17
发表于2007-07-24
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