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每日一闻】三沙游是海南海洋旅游开发重心

发表于2012-09-10
“海南是我国具有战略意义和海洋全天候资源的一个地方。”9月8日上午,浙江大学旅游学院院长周玲强教授做客国际旅游岛讲坛(“走向海洋”系列之二),在题为《海洋旅游新模式 新趋势——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发展新思考》的专题讲座中表示,海南是一个有重要吸引力的地方,但不仅只是观光,还需要有深度的开发。

三沙邮轮旅游“试水”全方位开发

1999年,海南40余位政、产、学、研界人士参加了浙江大学旅游学院研究生班,周玲强由此开始了与海南旅游界的亲密合作。此后10余年里,周玲强持续关注海南旅游业发展,与海南各级政府密切配合,先后主持完成了《三亚旅游国际化发展战略启动方案》、《琼州海峡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等课题,其中《三亚旅游国际化发展战略启动方案》的实施,被视为三亚旅游国际化发展的起点。

9月6日,《三亚市邮轮旅游发展专项规划(2012-2022)》正式通过专家评审,规划中关于三沙航线等特色航线的相关规划设计成为焦点。

在规划中,三亚未来的邮轮航线被分为四类:母港航线、国际挂靠航线、国内航线和特色主题航线等十几条航线。

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三沙(南海)航线”。根据规划,在近期,三亚可开辟“凤凰岛国际邮轮母港—永兴岛—凤凰岛国际邮轮母港”环线。在远期,游客可以通过“凤凰岛国际邮轮母港—永兴岛—东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凤凰岛国际邮轮母港”大环线,饱览南海之美。

周玲强表示,大家都在关注着三沙的旅游发展,三沙邮轮旅游不仅仅是多了一个旅游资源和一个旅游目的地,实际上牵着我国海洋旅游的全方位开发,尤其是战略意义上具有很高的高度。2009年国务院发布加快旅游建设的意见,把我国的旅游业定位在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

周玲强认为,金融危机使我国的外需急剧下滑,现在频频出台一些拉动内需的政策。今年国庆节,我国将第一次对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减免高速公路路桥费用,这会带来井喷式自驾自助游的市场,就是通过减免路桥费的方式拉动旅游需求。这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我国把固定的节假日增加几个长假,当时是通过放假的方式增加消费拉动内需,提振旅游业的发展。战略性的支柱产业在这里起到撬动经济的作用,这已经毋庸置疑了。

发表于2012-09-10

旅游探讨 省旅游发展研究会会长王健生:三沙旅游要做成中国主打旅游产品

商报讯(记者 陈文剑)8日,海南省旅游发展研究会会长、省旅游协会秘书长王健生说,中国旅游业方面的第一个本科、第一个硕士点都在浙江大学。周玲强院长在我国旅游业的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旅游区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旅游景区经营与管理、旅游产业规划与行业管理、旅游经济学、旅游项目策划与规划、旅游项目开发可行性研究、国际旅游城市研究等多个领域都有全面的突破。从会场的气氛可以看出来,周院长的讲座非常精彩。最近几年,国家旅游局把海洋旅游和海洋战略纳入到下一步中国旅游发展大局中去做,海南也是这样,毫无疑问,国际旅游岛肩负着先行先试的作用。周院长深入浅出用很多案例给我们解答了海洋旅游的新动向,尤其是国际旅游岛下一步怎么做,特别是从三沙市和西沙旅游即将呈现在国人面前的时候,应思考如何把海洋旅游做强做大,做成中国主打的旅游产品。

海南发展海洋旅游,对接市场如何对接?如何进行区域性合作?王健生认为,首先要靠特色,如黎族和苗族文化特色;其次,海南要把“海上丝绸之路”的题材用起来。海洋旅游怎么在突出特色的前提下发展自己,同时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延伸出去,这是值得我们好好考虑的。

发表于2012-09-10

现场互动1 如何避免人地矛盾

听众:从传统旅游过渡到休闲旅游的时期已经出现了很多人和地矛盾,从学术的角度请周教授解释一下,如何避免或者是协调这些矛盾?

周玲强:建议重视海南旅游深度的研究以及开发,比如说寻找具有特色的旅游资源,把这些特色的旅游资源进行筛选以后进行互动性的开发,目的是提升游客的参与,以及深度体验,最后在这里获得快乐。海南大众旅游虽然做得风风火火,但是也产生了很多弊端,比如说低价格、零团费,甚至出现了导游不安心。人和地的矛盾,前段时间海南的导游对这种炒作模式也不满意,通过软课题作研判提供专项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对于人地矛盾,海南的旅游要分层次,不是说大众旅游就不好,要停下来,世界上目前真正主流旅游市场还是在大众旅游,中国也是这样,目前属于大众旅游阶段,观光旅游是永远的主线,占有很大的规模,只是现在向休闲度假转变,并不是说休闲旅游会代替大众旅游。一方面是工薪阶层出游如果分层会有不同的操作模式,还是走大众旅游。另外,有些项目是做生态旅游为主导的、小批量的、深度体验的高消费旅游,通过这样的方式限定大量的人员进入,如果这个时候资源有限,环境脆弱,只能采取经济学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设门槛,把人均调控住。等到后面有可能性了再作大众旅游开发,要有分层的开发模式。

发表于2012-09-10

现场互动2 乡村旅游前景广阔

听众:请问海南岛适合不适合发展观光农业,在我国做得比较好的观光农业偏向于乡村游的在哪里,带有乡村也带有观光农业的在我国哪个省做得比较好?

周玲强:热带农业是海南重要的、很有竞争力的产品,像瓜果、蔬菜,从经济效益上本身已经很好了,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旅游观光场所。从海口去三亚的路上,经过很多的芒果园、香蕉园等,一方面,国内乡村旅游做采摘旅游是一个常规的开发,成规模的乡村农业开发国内有几个示范点,像陕西的杨凌是国家级高新科技农业示范区,跟市场结合得比较好的是宁波奉化天拓村,这里面除了主营的农业生产之外,把新农村建设与农民的幸福生活结合,这是独特的资源结合的方式。

我国的乡村旅游形成3个大的模板,一是成都周围的都市休闲农业休闲区,走的以农家乐为主导的路子,这是中国最早的乡村旅游发展地。二是云南风情小镇发展模式,像腾冲的合顺乡,把历史的文化和浓郁的乡情进行结合。三是贵州的村寨模式,把少数民族村寨跟乡村文化结合,比如说现在最有影响的地方是黔东南州有一个西江千户苗寨,那个地方乡村旅游成为当地著名的品牌,纯粹的观光农业已经被综合开发替代,而且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角度来讲,乡村旅游能够起到调整农业结构,从一产向三产跨越,再一个是改变乡村的风貌,提升农村的精神文明。再一个是农民的增收致富,离土不离乡进行转业。

从国内的角度来讲,乡村旅游已经成为统筹城乡一个重要的抓手,前景应该是广阔的,海南的热带农业良好的海洋资源再结合,从内地看农业观光可能不完全是吸引力的问题,它是一种辅助产品,但是在农业包括养殖业方面,我们可以找到很多非常有趣的研究课题,如仿生动物习性如果很好的结合,农业旅游开发到现代乡村农业的发展,以及和海洋产业的结合,就形成一种很好的产品融合。

发表于2012-09-11
据说三沙风景很漂亮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