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3|下一页
/3页

主题:北京上海楼市怪象观:有的人假结婚 有的假离婚,房子逼疯人

发表于2013-01-14

在北京这是一次暗地交易。

许昌赫(化名),非京籍人士,欲购房,却没有在京购房资质;裴莉(化名),京籍人士,去年离异。

由某中介公司业务员牵线搭桥,两个陌生人见面、签协议,并在1小时内去民政局领了结婚证。

这次交易中,裴莉只需出场4次,即可拿到3万元好处费;许昌赫则需要回原籍先与原配妻子离婚与陌生京籍人士结婚再闪电离婚,以此绕过在京购房的政策限制,顺利购房;而中介能得到可观的“服务费”。


        
         裴莉和许昌赫在结婚前所签订的协议、欠条和结婚证。

针对该情况,11日,北京市住建委购房违规投诉热线工作人员称,如果确实是有北京户口,则允许购房。“目前的政策确实没有说这种状况是违法的”。

看似三方各取所需,可利益背后却存在风险:资深房[简介最新动态]产律师李洪云认为,双方合法领了结婚证,而婚后财产归夫妻双方所有,一旦发生纠纷,很可能造成财产分割不清的麻烦。

捏着本结婚证和一沓百元钞,裴莉“有些恍惚”。

结婚证上,她和一个男子的头靠在一起,这男子比他大14岁,和她认识还不到1小时。

裴莉的“丈夫”许昌赫,非京籍,在北京做生意。2011年,北京出台“京十五条”,坊间称为“最严限购(房)令”,许失去了在京买房的资格。

这次闪婚,裴莉是为了钱,许昌赫是为了房。

在上海:越贵的房子,越要全款买

市民刘小姐10月在闵行紫竹板块购买了一套婚房,与开发商合作的工商银行在售楼处“临时办公”,处理购房者的贷款事宜。刘小姐申请四成贷款54万元,尽管贷款总额不大,相关手续可不少,甚至连家里幼子的出生证明都得准备。工商银行相关业务人员说:“现在真是怪。越贵的房子贷款越少,像我们银行与开发商在市中心另外一个新盘也有合作,这个盘卖9万元-10万元/平方米,客户经常不需要贷款。像闵行这个项目,一两百万元总价,客户大多需要贷款。”

业内看法:21世纪不动产上海区域分析师罗寅申表示,该公司上海区域市场研究部对门店抽样调查显示,2012年1月—10月成交的二手房中,总价300万元以下,全款比例约20%;总价300万元以上,全款比例约25%;总价800万元以上,全款比例约37.5%;总价1000万以上,全款比例约5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总价越贵的房子,全款的越多,贷款的越少。中房信分析师薛建雄认为,对于自住买家来说,经常是买的房子越贵,财富绝对值越大,房产占其资产的比率越小。买的房子越便宜,房产占其资产的比率越大,所以只能更多地依靠贷款买房。

称上海某盘,却不在上海

前几日,有读者接到一则促销短信,叫上海某盘,价格“实惠+便宜”,一问,原来是上海周边地区一新盘,为了吸引上海人购买,索性以上海某盘起名。

业内看法:同样的情况还有不少。如果你接到促销信息或者电话,说轨交11号线附近新盘,单价仅几千元的消息时,别惊讶,这很可能是外地楼盘。如果你网上看到信息,说上海中环新盘,才万元出头的均价时,这很可能是一个商业楼盘,位置确实会在中环边,但性质不是住宅。如果你在广告上看到,“商务别墅”美轮美奂时,别轻易动心,这类项目的实质在“商务”两个字,而不是“别墅”两个字。

有的假结婚,有的假离婚

楼市调控以后,出现个别人为买房“假离婚”现象。去年6月,单身外地人在沪购房受阻,部分人为买房竟打起“假结婚”算盘,有的中介趁机做起“一条龙”服务。所谓“假结婚”、“假离婚”,其实在法律上是真结婚、真离婚,只是离婚不离家,结婚不入门。

业内看法:当下中国,房子和婚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者关系太过密切,导致一切感情的事情,现在似乎都可以用物质来解释。比如,你未婚,原因经常被归结为没房没车。你离婚,极端观点可以归结为受限购政策影响。在网民中颇有市场的“房价推高离婚率”、“限购推高离婚率论”,即是代表。对此,只能说,真的吗?真荒唐!

发表于2013-01-14

现在的人都疯了

发表于2013-01-14

我去,风险 太大

发表于2013-01-14

支持一下

发表于2013-01-14

擦,这些人都疯了吧

发表于2013-01-14

这两个地方住的人都是奇葩

发表于2013-01-14

房子逼疯人

发表于2013-01-14

好吧,我也来支持一下

发表于2013-01-14

哎,伤不起

发表于2013-01-14

上一页|1|2|3|下一页
/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