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外资占房产市场15% 国家外管局出手地产调控

发表于2005-09-19
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的统计数字显示,2004年四季度,境外投资资金占上海所有房地产交易的23.2%,远高于2003年第一季度的8.3%。 

尽管房地产市场已经风声鹤唳,调控的政策之弦却并未松懈。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管理部门有关负责人透露:外资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中占比例已近15%。为防止国民财富流失、抑制房地产炒作、维护国家安全,外管局将借鉴国际经验,完善外资进入房地产行业的相关外汇管理政策,配合有关部门继续实施房地产市场调控。 

外资购房比例惊人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2004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指出,受房价快速上涨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影响,境外资金通过多种渠道进入上海、北京等热点地区房地产市场。其中包括直接设立外资房地产投资公司或参股境内房地产开发企业,或是以非居民外汇身份流入,结汇后购买房产。 

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的统计数字显示,2004年四季度,境外投资资金占上海所有房地产交易的23.2%,远高于2003年第一季度的8.3%;2004年1月至11月,境外资金流入上海房地产市场总额超过222亿元人民币,其中用于房地产开发的约150亿元,用于购房的约70亿元。 

台湾某证券公司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林贤斌的个人经验印证了监管部门的判断。林告诉记者,在他的外籍朋友中,在上海购买5套、10套住房的比比皆是,而且都是均价每平方米2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高档房。 

尽管相关监管部门调控政策频出,境外投资内地房地产市场的资金仍在不断涌入。继上海市场之后,今年春节前后,国际投资机构又纷纷抢滩北京房地产市场,动辄砸下数亿美元。据悉,天津、广州、南京、深圳等城市随后也成为目标。 

“近年来我国商品房平均价格涨速过快,主要是因为高档房价格上升太快,而高档房价格快速上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外资投资性购房剧增。”相关监管部门一位参与外资投资房地产市场调研的专家告诉记者,根据他们掌握的数据,外资在进入一线城市后,一般会成栋成片地收购房产,导致这些城市的商品房平均价格上升。外资投资性购房比例已经远远超过内地居民投资比例,从而加剧了房地产市场泡沫。 

上述专家指出,外资在房地产市场蔓延,使中高档房市场购买力强劲,所以房地产商千方百计投资高档房;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为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也倾向支持高利润的高档房产投资,这对于解决普通居民实际住房需求和土地的有效利用都非常不利。此外,外资机构炒房时只缴纳房屋买卖交易税,逃避了外资投资实业应缴纳的各种营业税收,实际造成国家税收损失。 

“这种现象不尽快加以纠正规范,会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平衡发展。”
上一页|1|
/1页